【八支瑜伽分法是什麼】-瑜伽有哪八個修煉階段?
文章內容目錄
1、瑜伽練習的八個階段是什麼?
順從(Niyamas):指通過自律進行內控和自我淨化。
Asanas:指瑜伽體式。
也稱為調音。
呼吸控制(Pranayama):指有節奏的呼吸,有控制的呼氣。
也稱為 Pratyahara:精神擺脫了感覺和外部事物的奴役。
它指的是感覺的消失,心的控制。
也稱為對齊。
專心(Dharana):專心致志,一心一意。
延伸閱讀…
冥想(Dhyana):坐下來打坐。
三摩地(Samadhi):禪修產生的超意識,全部集中在靈魂中,與宇宙合而為一、
瑜伽姿勢使用古老且易於掌握的技巧來提高人們的身體、心理、情感和精神能力。
它是一種達到身、心、靈和諧統一的運動方法。
呼吸、調心禪修等,達到身心合一、

2、在這種情況下,我應該修煉什麼樣的羽嘉?

3、瑜伽的八個分支是什麼?
《瑜伽經》為了達到“控制心”,提出了八種功法,又稱“八支”。
這些功法是:
1、禁戒,是指必須遵守的戒律,包括不殺生、不誠實、不偷盜、不淫亂、不貪婪等。
《瑜伽經》認為,在做瑜伽之前,一個人必須有足夠的道德修養,否則,他的心就不會安寧。
2、勸導,是指應遵循的道德標準,包括(1)淨化(淨化身體和食物,“外淨化”;淨化內心的污穢,“內淨化”),(2)知足(不求自己以外的東西),(3)苦行(忍飢、渴、寒、熱、坐、站等的痛苦,持戒、朝聖、修行等) ,(4)背誦(研讀經典,背誦聖聲-Om“Om”),(5)敬拜上帝(崇敬自由之神,將一切奉獻給上帝)等
3、坐法是指保持身體穩定、放鬆、精神放鬆。
包括蓮花座、武士座、吉祥座、獅子座、孔雀座等。
4、呼吸,是指調整和控制呼吸。
《瑜伽經》指出,調息時,首先要注意呼吸的三個功能:內吸功能、外呼功能、藏氣於胸腹而不呼氣的功能。
吸入。
此外,還要注意四點:(1)“位置”,是指吸氣後,呼氣到達的胸腹範圍內;呼出氣息後,氣息到達宇宙的什麼地方。
(2)“時”是指呼吸的時間。
呼氣和呼氣時要保持適中的速度、適當的間隔和節奏。
(3)“數”是指呼吸的次數。
呼氣要輕緩,不短不粗。
(4)“一心一意”是指調心的問題。
呼吸時,應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上,不要分散注意力。
5、克制,是指對各種感官和感官的抑制,使感官的活動完全在心的控制之下。
6、恆心就是讓心神專注於身體的一個地方,比如肚臍、鼻尖、舌尖等;它還可以聚焦於外部物體,例如月亮、偶像等。
7、禪修,又稱禪修,是將心所專注的地方與所專注的對象相結合,使主客觀相結合。
8、三摩地,是真正達到心與所緣的合一、三昧分為“有念三昧”和“無念三昧”兩種。
前者是指達到三摩地後,有一定的思想和情緒的狀態。
在後者中,心的一切變化和功能都被切斷,完全達到與所緣合一的境界,是瑜伽的最高境界。
參考http://ke..com/vi
延伸閱讀…